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针对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会议称,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农业形势进一步向好,物价涨幅回落,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在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仅为7.6%、创近3年来的新低、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的情况下,此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被外界普遍视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定调会。
会议称,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
业界评论说,此番定调将稳增长提到更高的位置显示出中央决心,而抑制房地产以及深化改革也体现出决策层期冀能够在结构调整中完成经济增长目标。
扩大投资促增长
政治局会议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积极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
投资仍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利器。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一个快变量,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财政收支预算约束、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能力不足等因素对政府投资形成了一定制约,而民间投资效率高、可持续性强,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也认为,要注重培养经济主体自身的投资动力与能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以避免政策不连续所带来的经济波动。
就在此次会议的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还特别提出,今年以来,各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42项 “新36条”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涉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相关的各行各业,在消除制约民间投资发展障碍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国务院要求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等领域尽快推出一批引导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调结构不放松
昨天的政治局会议以及先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鲜明表露出在调结构中稳增长的强烈信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
就在前天,国务院也称,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并决定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以贴息方式支持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
中信证券(600030)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制造业投资维持连续5年25%左右的高增长后,部分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单纯的扩张产能式投资难以为继,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是未来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由于财政贴息的杠杆效果往往高达30~100倍,中央财政仅需负担较少的资金就可以撬动大量的民间潜在资本。
同时,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深化财税、金融、价格、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力争在健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地产调控不动摇
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房地产被专门作为一项特别加以强调。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自6月以来,中央多个部门已经三番五次强调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中共中央政治局此番定调也更加强化了这一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央一直未祭出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是顾及稳增长所需。但在当前楼市的新形势下,相关部门仍可能出台一些细化措施,总体上可能以强调限购、限贷、限价等既有政策为主,同时推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新政策,从而增加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砝码。
尽管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确可能挫伤经济,但这并不能构成调控放松的理由。有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土地收入占地方全部财政收入的比例平均在三成以上,个别热点城市甚至高于50%。若此时放松调控,地方政府又将陷入新一轮的卖地冲动中,并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的失衡。
经济复苏势头隐现
在经济半年报数据发布后的半个月间,经济基本面已悄然发生微妙变化,企稳回升势头有所显现,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呼声也渐渐隐退。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2008~2009年相比,目前出口放缓和整体经济下滑的幅度要小得多。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就业方面的显著压力,因此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显得不那么迫切。
交通银行(601328)报告指出,7月中央与地方投资计划在资金面支持下逐步落地。上半年铁路投资同比降幅已逐月收窄并将延续向好态势,机场新建与扩建速度有所加快,保障房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最近中央追加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65亿元;制造业投资恢复相对缓慢,但同比增速基本企稳。
“由于一些工业品价格持续下滑以及库存调整,我们认为工业企业利润可能在今后1~2个季度里继续受到抑制,一些企业可能无法度过这一周期,但我们认为这不会引发重大的宏观风险。”汪涛判断说,在经济放缓时出现一些调整和行业整合可能并非坏事,经过这一周期后,许多上市公司的实力可能会更强、生产效率也会更高。当然,这一过程可能并不平坦。
7月cpi或降至1.7%
cpi已经连续下行3个月,7月整体物价仍无反弹迹象。
从国家统计局近期监测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看,今年7月20日之前的平均价较6月平均价,统计的8个品种中有3个品种上涨,5个品种下跌。商务部监测的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显示跌幅明显要高于涨幅。
“食品价格整体的下行趋势并未改变,而前期的油价下调也有助于通胀水平继续走低,7月cpi同比增速会进一步降至2%以下。”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交通银行宏观分析师唐建伟预计本月食品价格环比将基本持平,非食品价格环比继续小幅下行,加上本月cpi翘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回落0.47个百分点,初步判断7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7%左右。
ppi也难逃继续下降的命运。受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内钢材价格7月继续呈现下跌走势,7月第三周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12,比上月末下降3.5个百分点。第一创业报告显示,7月ppi同比增速会从上月的-2.1%继续跌至-2.5%。